点击量:0 发布时间:2022-06-08
中国商务新闻网 民粹主义兴起、技术进步带来的产业链创新以及黑天鹅事件等都在加速全球化格局的调整,这无疑将对中国经济发展带来冲击,但新技术革命支撑下的全球产业链重构也给中国等新兴经济体抢占新赛道提供了机遇。
大公国际分析师刘金贺日前在聚焦经济全球化转向的线上论坛上指出,中国要抓住第四次工业革命的契机,引领创新驱动下的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并在构建和引领新型全球化模式中发挥积极作用。
在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供应链中断危机和俄乌冲突的影响下,产业链的安全性成为各国制定对外政策和跨国企业投资决策的重要参考指标,效率因素的优先级别因此有所下降。刘金贺指出,过去数十年由效率驱动的全球化进程正逐步被由意识形态和安全考虑所主导的区域性合作模式取代。如欧盟的能源供应来源由俄罗斯转向北美市场,加强了欧美彼此间的依赖和合作,经济全球化向经济区域化的方向演进。
当前,受资本主动寻找价值洼地以及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基于供应链安全的考虑,部分产业链有所转移,但中国作为世界工厂所具备的产业链完整和基础设施完善等优势目前是难以被完全替代的。
“全球产业链的调整期也是我国产业转型的时间窗口。”刘金贺表示,中国要抓住契机,引领创新驱动下的新兴产业发展,实现弯道超车,力争在全球产业链和价值链的重新洗牌过程中占据高端地位,构建世界领先的现代产业体系。
全球化转向也为中国探索新的全球化发展模式和发展理念提供了契机。此前两次全球化的主导者均为西方国家。从理念上,当前全球化发展的主导思想依然是以新自由主义为基础的“华盛顿共识”,它通过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和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得以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实践。刘金贺表示,中国作为新兴经济体的代表和倡导继续推进经济全球化的旗手,应在建立新型全球化关系方面发出自己的声音,推动全球治理结构和治理体制改革,建立以“北京共识”为基础的更加平衡且体现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意愿和利益的全球治理体制。
虽然新技术革命和地缘政治冲突使全球化遭遇逆流,但刘金贺强调,“看得见的物质在区域化,而看不见的思想在全球化”,以信息交换和知识共享为标志的虚拟全球化趋势正在不断加强。信息技术和互联网将使得全球范围内的信息和思想交流更为紧密,知识共享的全球网络将引领人类进入下一轮全新模式的全球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