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0 发布时间:2023-02-17
2月8日,载有7.7万吨原糖的“贝拉玛”轮靠泊曹妃甸港通用码头。在完成相关手续后,伴随着码头机械的轰鸣声,接卸作业开始,一斗斗金色的甘蔗原糖装入早已停靠在船边的载重货车上,装载至预定重量后,第一辆重载车辆随即驶离码头前沿,直接运输到二十公里外的中粮(唐山)糖业有限公司作业现场。本次原糖接卸全部通过“船边直提”海关监管模式开展。
“我们进口的原糖不便储存,容易污染,如果在码头中转可能会对后期生产环节造成一定麻烦,现在推行了‘船边直提’通关新模式,货物在船边卸下后即可直接提运到我们库房,不仅规避风险还节省时间成本和物流成本,为我们企业带来了真金白银的实惠。” 中粮(唐山)糖业有限公司副经理余刘兵说。
物流效率关系着企业产业链供应链的畅通稳定,石家庄海关不断推进“船边直提”应用,进口货物无需在码头“二次倒运”,进一步减少码头作业环节和作业时间,真正实现进口货物从船舶到车间的无缝对接。“我们围绕企业需求,在线解答企业问题,指导企业梳理、备齐报关单证,精准推介、指导企业应用该模式通关提箱‘快一步’,助力企业充分享用政策红利保订单、稳生产。”曹妃甸海关物流监控一科科长邢涛说。
引进来,更要走出去。积极帮助河北企业将“中国制造”运出国门,实现更多创汇盈利同样是石家庄海关服务地方经济的目标。
“呜……”高亢的汽笛声中,装载3万吨硫酸铵的货轮“信任”号划破海面,由沧州黄骅港起航,驶向乌拉圭。在海关“抵港直装”新模式助力下,该轮提前6小时完成装船作业,大幅提高作业效率。
从监管作业场所的规范建设到“抵港直装”加快作业效率,海关的帮扶向来及时、从未缺席。“场所倒运叠加‘抵港直装’作业模式弥补我们场所内倒运车辆运力的不足,释放装船门机的作业潜力,大大加快了装船效率,近半年来,我们每个月硫酸铵的装船量都在10万吨以上,2023年将实现新的突破。”谈到未来的业务量,沧州黄骅港钢铁物流有限公司生产调度室主任董斌英信心满满。
“硫酸铵是辖区己内酰胺工厂的副产,我们多次深入企业调研走访,切实了解企业对物流效率的需求,‘一企一策’制定监管方案。”黄骅港海关物流监控一科科长马智超说。应用“抵港直装”作业模式,企业可根据自身生产计划与码头“预约”集港时间,灵活安排库区装货出厂,按照“提前申报—货到放行—抵港直装”的流程,实现货物发运全程“零等待”。
“我们将持续推进智慧海关建设,积极开展口岸物流监管措施优化研究,结合关区大宗散货为主的监管特点,优化监管方案,把握监管重点,实现管得住、放得开、通得快。”石家庄海关口岸监管处副处长刘林通说。(张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