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量:0 发布时间:2025-02-14
2月5日2版
本报讯 “本轮采血种牛45头,耳标登记数45个,采血管回收45只,标记清楚、完好,可进行下次作业。”1月30日大年初二,在唐山滦县悦丰进境种牛隔离场内,伴随着石家庄海关所属唐山海关物流监控科科长李涛的一声声指令,唐山海关动物检疫血样采集小组对来自澳大利亚的4023头种牛开始了第一天的种牛血样采集工作。
“这批种牛于1月27日到达隔离场,因为我们这里和澳大利亚有季节差异,为防止种牛有应激反应,我们需要给这批‘客人’一个适应的时间。”谈起春节的这次“加班”,血样采集小组成员介绍,血样采集工作需要在种牛全部进入隔离场后7天内完成,此次采血工作预计在3至4天后结束。
随着夜幕降临,血样采集小组第一天的工作画上了句号。而在几十公里外的唐山海关技术中心,工作人员仍在此等候。“每天下午5点,循环保障车会准时从隔离场出发将当天采集的所有血样送到我们这儿,我们也将在核对血样数目后,第一时间开始分离血清工作。”唐山海关技术中心高级工程师宿雅彬介绍,血样检测工作将持续到春节假期以后。
据了解,该批种牛待45天隔离期满,检疫合格后,将被运往内蒙古、宁夏等地牧场。
为保障种牛顺利进境,唐山海关成立工作专班,主动对接企业提前了解进口计划,运抵时间等情况,拟定检疫监管工作方案,明确接卸、运输监管、消毒、隔离监管、检疫处理等各环节责任人员,对各种突发状况及应对措施进行预判推演,确保种牛进境隔离工作安全有序。(唐 萱)